形态描述
成虫形态 中型虫体,体长0.400-0.640mm,体宽0.120-0.160mm。咽圆形,直径0.024-0.030mm。后吸器具7对边缘小钩,2对中央大钩。边缘小钩全部雏型,长0.015-0.017mm。背中央大钩全长0.060-0.073mm,基部长0.050-0.062mm,内突0.013-0.016mm,外突不明显,钩尖长0.028-0.037mm,附片大小0.005-0.008×0.021-0.028mm,背联结片一字形,大小0.004-0.007×0.030-0.036mm;腹中央大钩全长0.030-0.036mm,基部长0.027-0.034mm,内突0.002-0.005mm,外突0.004-0.010mm,钩尖长0.010-0.011mm,腹联结片V形,其一侧的大小为0.003-0.005×0.021-0.026mm。K值1.9-2.1。
交接器由几丁质的交接管和支持器组成,交接管细长,基部膨大,管长0.075-0.088mm,基径0.005-0.008mm,管径小于0.001mm。支持器作一砍刀状,其端部带有三个小形舌形突起,长0.051-0.063mm。阴道管牛角形或U形,一端略粗,一端较细,长0.060-0.080mm。管径0.007-0.010mm。
交接器由几丁质的交接管和支持器组成,交接管细长,基部膨大,管长0.075-0.088mm,基径0.005-0.008mm,管径小于0.001mm。支持器作一砍刀状,其端部带有三个小形舌形突起,长0.051-0.063mm。阴道管牛角形或U形,一端略粗,一端较细,长0.060-0.080mm。管径0.007-0.010mm。
生物学
宿主 鲶Parasilurus asotus(Linnaeus)。
寄生部位 鳃瓣。
感染率与感染强度 在黑龙江的4尾鲶上和在兴凯湖、辽河的各1尾鲶上查出此虫。1983年在内蒙古呼伦湖的8尾鲶上发现2尾感染此虫,感染强度为3-10个。
寄生部位 鳃瓣。
感染率与感染强度 在黑龙江的4尾鲶上和在兴凯湖、辽河的各1尾鲶上查出此虫。1983年在内蒙古呼伦湖的8尾鲶上发现2尾感染此虫,感染强度为3-10个。
国内分布